天坛丹陛桥“卧客”消失 市民:不雅观,挺丢面

日期:07-09 来源:

  针对本报此前报道的天坛公园丹陛桥有游客傍晚纳凉躺卧的不文明行为,记者今天上午了解到,天坛公园成立了专项治理团队,加强文明游园宣传引导,除了每天早6时至下午6时安排护园队巡查人员不间断巡视外,还由公园员工和文明引导员一起,在不文明行为高发的18时至21时开展耐心细致的柔性劝导。目前,治理措施已初见成效。记者昨天傍晚在天坛公园采访时发现,曾经游客在丹陛桥上“扎堆儿”卧躺的不文明行为已基本消失。

今天上午,天坛公园员工在丹陛桥上向游客发放文明游园宣传页。张炜摄

  现场

  3个多小时没人“理疗”

  昨晚6时刚过,记者在天坛公园丹陛桥景区看到,尽管丹陛桥两侧聚集的游客不少,正中间的丹陛桥上却并未出现游客“扎堆儿”坐卧躺倒的不文明行为。而在丹陛桥旁,身穿公园园服的工作人员和身穿柠檬黄制服的文明引导员正散发关于文明游园的宣传材料,同时对有想躺卧桥上的市民和游客进行讲解和劝导。

  “我今年59岁,这位老哥60多了,我们都是文明引导员,只要发现有游客躺卧的,就会上前劝说,上岗第一天有几个躺卧的,劝说之后都起身了,游客总体上很理解”,一位姓于的引导员大叔告诉记者。

  从晚上6点多到9点半,纳凉的市民游客有百余人,一些上岁数的大爷大妈虽然带着靠垫,却并没有躺在丹陛桥上“理疗”,而是在丹陛桥附近的地上坐下休息,“看了媒体曝光,开始有些不理解,后来一想确实不雅观,挺丢面儿的。”一位阿姨对记者说。

  措施

  “老北京”劝导前先拉家常

  据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入园的这批文明引导员共有20人,分两班值班,从7月5日开始上岗,在每晚6时到9时的重点时段对部分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进行引导,“这些文明引导员基本都是老北京,年龄在50岁左右,比年轻的安保人员更善于和老年人沟通”。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园专门成立了丹陛桥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团队,同时还专门组织了岗前培训,对专项治理团队和引导员进行‘特别’授课,从和游客的沟通方式、语气语调到劝导思路、突发情况应对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比如如果有游客躺卧在丹陛桥上,工作人员一定要蹲下身和游客讲话,不要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面对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不要上来就说‘别躺了’这种话,而是会先跟他们拉家常,再向他们介绍下周围能够休息的长椅和凉亭,用柔性劝导的方式让游客能理解公园的工作,自觉文明游园。”

  今天上午记者了解到,除了增加巡视和柔性劝导措施外,天坛公园还在丹陛桥周边的位置增设了10处临时提醒牌,并发放“树形象、创文明、促和谐”倡议书,持续利用现场宣传、广播、电子屏以及公园微博等方式,提醒游客科学合理健身,文明游园纳凉。

  下一步,天坛公园还将研究制定文保单位的长效保护机制,加强游人和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的宣传引导,让市民游客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园治理中来,共同推动精品公园建设。

  声音

  面对文物古迹

  应有敬畏之心

  天坛丹陛桥长360米、宽30米,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南接圜丘坛成贞门,北接祈谷坛南砖门,将圜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丹陛桥平坦宽阔,中心墁白石,石面稍向上凸起呈弧状,昔日祭典时,该路为神舆行经之路,称为神道。

  中国园林博物馆副馆长程炜今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和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丹陛桥不仅仅是文物,也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将近600年的文物古迹,人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这也体现出今人的文明水平和文化素养,是应该提倡和引导的社会风尚。现在天坛公园是面向公众的开放空间,正因如此,人们更应该在参观游览时注重自己的仪态,文明游园。

  本报记者 左颖

  实习记者 张骜



上一篇:从“灶台”到“机器”:喀什妇女自立意识日渐
下一篇:西湖边有个网红公厕 每年接待几十个考察团(图


联系我们:中侦在线
中侦在线_真相只有一个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