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跟着微信朋友圈育儿靠谱吗?
日期:05-31 来源:家庭教育需要不断学习、取经,但要取的是真正的经验,这就需要父母们有独立思考、科学判断的能力。而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式是不断提升自己,知道孩子在各个成长关键期需要怎样的关键帮助。
当下的微信朋友圈里,育儿一直是热门话题。君不见,各种育儿宝典、学霸速成攻略和出国留学经验等主题帖被转来转去,动辄“10万+”的阅读量。
一些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总能迎合有育儿困惑的父母,于是,“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有出息,乖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叛逆”“给孩子充分的爱,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快乐成长”“不要相信快乐教育”等文章拥趸无数,也总能看到众多网友留言。有的父母甚至对之有相见恨晚之感,决心照方抓药。公众号运营者还善于借助社会热点来“吸粉”。例如,《人民的名义》热播后,《<人民的名义>剧很火,剧中的家庭教育则全面失败,快看你是哪类父母!》被疯狂转载;《欢乐颂》播出后,《从欢乐颂看中国家庭教育应吸取什么教训》一文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
不能否认,一些微信公号运营者认真负责,在刊发前反复求证,有真正的专家把关,给出的是真经验、真典型,对父母科学育儿、促进孩子成长成才很有帮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公众号四处摘抄,断章取义,捕风捉影,文章缺乏原创性,属于典型的标题党。有的公众号文章看似最新的学界研究成果,实则陈年旧文,不过换个标题、开头而已。仔细一看,还会发现其中许多内容经不起推敲,甚至是“毒鸡汤”,对部分家长产生误导。
就像不久前朋友圈疯转的所谓“深度好文”,如《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标准是子女的婚姻质量》《控制是最坏的教育》等。这些论断都正确吗?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有独立思想的人都知道,任何命题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就拿《控制是最坏的教育》为例,文中表示,“控制就等于扼杀精神生命。……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细细推敲,和控制孩子相比,对孩子冷漠无情的忽视型父母不也是“坏到至极”吗?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的认知发展存在一个从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逐渐过渡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教育策略和教育内容都不一样,是一个由把控较多到逐渐放手的过程。而文中的论述根本没有提及孩子的年龄,没有明晰控制的前提,只是大而化之的感性论述。如果父母照方抓药,从一出生就大撒把,岂不是在拿孩子的成长开玩笑?
客观来说,父母想给孩子好的教育,有较强的学习意识是好事,但别人家的育儿经是不是真经,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还要三思而后行。看隔壁过大年的做法,或者照抄别人家的育儿经,不仅解决不了自己孩子的症结,反而可能背道而驰,南橘北枳,后果很严重。
家庭教育需要不断学习、取经,但要取的是真正的经验,这就需要父母们有独立思考、科学判断的能力。而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式是不断提升自己,多阅读儿童心理学、认知学和教育学等专业书籍,知道孩子在各个成长关键期需要怎样的关键帮助,做孩子的陪伴者、引领者,多在孩子美善的心灵、健康的体魄以及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上下力气。这三个点就像一个金三角,能撑起孩子的人生格局,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家庭教育是有讲究的,儿童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其实就是在把握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特点、依循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为孩子的成长铺路。重身体锻炼和人格培养,智育和德育不偏废,是检验家庭教育成色的重要标准,也是父母最该学习和关注的重点。
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实际上都无捷径可走,微信朋友圈里看似立得住的论断,因为孩子和家庭情况的不同,不见得都靠谱。从这种角度看,与其在众多育儿文章里费心费力地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不如从自身出发,将有限的精力用在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上,同时遵循传统的教育古训,去践行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做到了这些,家庭教育就错不了,孩子和父母也错不了。而且,本着此种原则付出时间和精力,父母们慢慢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懂孩子,越来越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教育因此而变成一种美好生活。(作者张贵勇,系本报记者)
上一篇:男子借贷时通讯录被绑定 逾期不还钱其朋友遭短
下一篇:海洋馆占消防通道被消防部门叫停 已连夜被拆除
联系我们:中侦在线
中侦在线_真相只有一个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